2014年,有一位93歲高齡的老人來到臺北桃園機場,手里拿著包,這個包對她意義重大,因為里面承載了她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物品——她和初戀的合照。
彼時的她,左眼受傷幾近失明,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,這片土地對她來說親切而又陌生。這趟從重慶到臺北的旅程,對93歲的張淑英來說,遙遠而漫長。然而她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去看一個人,準確的說是去看一個名字,一個讓她刻骨銘心了77年的名字———鐘崇鑫。
▲年輕時的張淑英
一段愛情的保鮮期有多久呢?
許多人說是三年,又有人說是七年,鮮少有人能篤定地說出幾十年或者一輩子,這樣的答案,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,是一段塵封了77年的感情。
似乎只要是真摯的感情,便經得起任何文藝作品的錘煉,她與他的故事被拍成了記錄片,又成為攝影作品,輾轉又在此刻提起。
一份埋藏了70多年的感情
從她14歲成為他的新娘,到兩年后他的英勇奔赴前線,
再之后領到撫恤金的悲傷與顛沛流離,
從沒有一刻,她想要忘懷這段感情。
時隔多年后,老人或許是平生唯一一次到台灣,親眼看見對方的靈位,幾乎暈厥,她和逝去的他一樣堅守著這份感情。
張淑英老人撫摸丈夫的靈位
靈位被供奉在台灣忠烈祠內的英烈叫鐘崇鑫,1929年畢業,黃埔6期第一總隊工兵大隊第四中隊學員,壯烈犧牲于雨花臺通濟門一帶,時年32歲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